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 發布時間:2011-11-15 19:47 |
(1966.5~1976.10)
5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來池州青陽視察工作
5月18日 中共安徽省委《關于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黨中央、毛主席有關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的指示的通知》下發到池州縣團級以上單位
5月23日至6月12日 中共池州地委書記胡坦參加省委召開的省直廳局黨委書記、全省地市委書記會議 6月6日起,池州各縣縣委書記參加會議。與會人員對照中共中央發出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進行檢查。這次會議確定,當前“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重點放在縣以上機關、學術、新聞、出版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會議要求放手發動群眾,開展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
6月1日 池州地直機關及各縣縣直機關、團體、學校迅速掀起貼大字報的熱潮 隨后,池州地區直屬單位和各縣機關團體停止辦公、學校停課,搞“文化大革命”。
6月7日 地委根據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精神,正式成立地委“文化革命小組” 貫徹通知精神,研究開展“文化大革命”的問題。
是月 全區掀起紅衛兵破“四舊”運動(“四舊”即所謂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 區內九華山一大批寺庵和佛像,齊山、萬羅山、陶公祠等處的文物古跡和民間的古典戲劇服裝、文物字畫著作等均遭到破壞毀損焚燒。
是月 中共池州地委根據省委的指示決定,向各縣中等學校和文化單位派出工作組 8月,地委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宣布各中學工作組全部撤出。
是月 中共池州地委召開擴大會議 傳達貫徹中共中央《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即“十六條”),要求領導干部“引火燒身”,“炮打司令部”。
9月1日 中共池州地委和貴池縣委聯合召開萬人大會 號召“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掀起“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高潮。
9月8日 貴池縣人民委員會發出通知,改動部分地名、山名、街道名稱,開展立“四新” 將專區所在地的池州鎮原九華街改名為東風街,牌坊街改名為解放街,市心街改名為四新街,翠微街改名為紅光街,郭西街改名為紅星街,樓山街改名為紅旗街,包公井改名為四新井,齊山改名為紅旗山。池州師范內狀元橋改名為立新橋,杏花村酒廠改名為貴池酒廠。
[SITESERVER_PAGE]9月中旬 各縣縣委、縣人委根據中央通知精神,對高級中學、初級中學和小學招生作出具體規定 高級中學招生考試制度,實行推薦與選拔相結合的辦法;初級中學招生仍然實行考試制度,考試科目只限語文、算術;小學招生不舉行考試。
同月 紅衛兵開始“大串聯” 16日,中共安徽省委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組織外地高等學校革命學生、中等學校革命學生代表和革命教職工代表來北京參觀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通知》,發出《關于組織我省中等學校革命學生代表和革命教職工代表赴北京參觀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通知》。池州地區中等學校學生開始向全省、全國“大串聯”。東至縣組織200余名學校紅衛兵代表赴北京,接受毛澤東檢閱。貴池、石臺、青陽縣也有一批學校紅衛兵到北京。
是月起 地區所在地貴池城內部分學校和一些部門的紅衛兵、青少年走上街頭破“四舊” 他們打出“造反有理”的旗號,沖向文化教育界、黨政機關,沖向社會,對他們認定的所謂“封、資、修”的事物進行大批判、大破壞。許多人被當作“黑幫分子”、“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受到批斗、抄家,受到侮辱、毆打和迫害。部分中學先后建立“紅衛兵”組織,學校停止招生,學生“停課鬧革命”。
是月底 許步信、龍冬花赴京參加國慶十七周年觀禮
10月1日 影片《毛主席和百萬文化革命大軍在一起》在貴池舉行隆重的首映式 隨后,相繼在全區各縣城鄉連續放映。
10月3日至6日 池州地委書記胡坦參加省委召開的地、市委書記會議 會后迅速傳達貫徹。主要精神是:號召到學生當中去,歡迎“炮打司令部”,團結一切革命的左派,團結大多數,完成一斗二批三改任務。
10月5日 全區各地掀起“踢開黨委鬧革命”的浪潮
11月8日 地委機關門口貼出批判地委推行所謂“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大字報 此后,貴池中學紅衛兵和池州地直機關、貴池縣直機關群眾造反組織,紛紛向地委書記胡坦、縣委書記張成鈞提出批判所謂“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問題。
11月9日 全區各縣紅衛兵開始紛紛自發赴北京串聯
11月上、中旬 安徽“八·二七”造反組織成員到池州地委駐地貴池縣城串連 貴池縣城街頭有人貼出“打倒劉少奇”的大字報,機關干部和居民為之震驚。
11月18日 紅衛兵大字報開始由機關大院內陸續張貼到街頭
11月19日 中共池州地委第44次會議研究增設地委文化革命小組成員和辦公室負責人 同時,成立接待站,負責對造反派和外地串連學生的接待工作。根據地委指示,貴池縣招待所停止對外營業,全力接待外地赴貴池縣串聯的紅衛兵。
[SITESERVER_PAGE]是月 造反派多次沖擊黨政機關,以致機關無法正常工作 中共池州地委、池州專署和區內縣級黨政機關同時受到“造反派”的沖擊,一批領導干部被圍攻、批斗,無法工作、休息。機關工作陷于癱瘓,基層黨組織停止活動。
1月15日 “池州地區造反司令部”搗毀“人民赤衛隊”群眾組織
1月21日 青陽縣楊田、朱備農民造反組織與蓉城“毛澤東思想戰斗隊”發生沖突 安徽大學“八·二七”造反隊部分來青陽的學生電邀附近市縣大批群眾到蓉城“支援”,砸抄機關,打傷、扣押百余名干部和農民,糧食業、商業、飲食服務業損失最大。時稱“一·二一”事件。
2月19日 池州地區造反司令部舉行奪權大會 在上?!耙辉嘛L暴”的影響下,“池州地區造反司令部”舉行奪權大會,奪中共池州地委和池州專署的領導權。地委書記胡坦、專員方振華以及地區一批領導人第一次被押解上街游行。
是月 駐軍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中國人民解放軍池州軍分區傳達毛澤東對中共南京軍區委員會轉報安徽省軍區請示的批示:“應派軍隊支持左派廣大革命群眾”。自此,池州和各縣駐軍先后正式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逐步實行“三支兩軍”(即支左、支工、支農、軍管、軍訓)。
3月 “罷官”之風席卷全區 企事業單位乃至農村社隊、城鎮街道干部也先后被造反派奪權“罷官”。
是月 池州地區“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成立 由軍隊干部、地方領導干部、群眾組織代表三結合組成。至月底,各縣也先后成立“三結合”的“抓革命、促生產”第一線指揮部。
是月下旬 池州各地刮起“抓叛徒”的惡風 到1969年初,僅專區機關干部中被打成“走資派”、“特務”、“叛徒”、“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分子”等有69人,占機關干部總數的19.6%,其中中層干部28人。
4月 貴池黃山嶺鉛鋅礦興建 1973年7月投入生產,1984年采選礦石能力超過設計能力,達8.25萬噸/年,成為安徽省當時最大的鉛鋅礦。
5月 一批軍隊指戰員分別到貴池、石臺進行“支左”和實行“軍管” 中國人民解放軍直屬總參謀部121部隊30名指戰員到貴池,支持所謂“左派群眾組織”(簡稱“支左”)。同時,一批331部隊指戰員進駐石臺,并對電信、廣播、氣象等單位實行軍事管制。
7月27日夜 “池州地區造反司令部”與池州“八·二七造反司令部”發生大規模武斗[1] 打、砸、搶、抄、抓通宵達旦。隨后,武斗向全區各縣以及農村蔓延。
[SITESERVER_PAGE]8月1日起 青陽縣發生武斗 擁護與反對青陽“三·二一”奪權的兩支造反派隊伍在“文攻武衛”的蠱惑下,發生數次武斗,造成傷亡。
8月19日 池州地區造反司令部頭頭率眾沖進池州軍分區獨立連駐地,搶走一批槍支彈藥
8月20日至24日 池州兩派造反組織在貴池縣城西杏村大橋發生槍戰 致數人重傷。隨后,“造反派”在貴池縣銅山、灌口、高坦、唐田、牌樓等地搶奪民兵武器。
8月23日 “池州地區聯合造反總指揮部”搶銀行 數十人持槍在殷家匯銀行強行索取人民幣5萬元。
是月 全區武斗蔓延 各縣城內干部、居民紛紛“跑反”。
9月1日 貴池縣“造反派”之間在白洋等地發生數次槍戰 先后在白洋、里山、高嶺、梅龍、楊橋、馬衙、觀前、棠溪等地發生大小不等的武斗事件數起,造成程度不同的傷亡。
是月起 中國人民解放軍121、331、395部隊先后到池州“支左” 13日,121部隊先遣連到池州“支左”。是月下旬至10月中旬,121部隊分批撤離池州,南京軍區331、395部隊進駐貴池、銅陵、東至等縣“支左”。
是月 池州地委、專署機關和貴池縣委、縣人民委員會機關被“造反派”多次查抄 少數造反組織的頭頭還進入貴池縣百貨公司倉庫,劫走價值1萬余元的物資。
12月26日 池州地區造反司令部頭頭率眾搶銀行 由廣陽到達石臺縣城七里,劫走石臺縣人民銀行人民幣現金9萬余元(后被駐軍追回8萬
余元),長短槍各1支、子彈70 發。
是年 池州地區大部分工業企業因武斗而停產
是年 橫跨貴池縣城西河道的杏花村大橋建成
2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通訊總站青陽分站戰士申屠龍德被錯判 申屠龍德在蓉城十字街宣傳毛澤東思想時,跳上宣傳車,高呼“打倒林彪!”、“打倒文化大革命!”等口號,當場被逮捕。9月,申屠龍德被判處死刑。1980年4月,南京軍區為其徹底平反昭雪。
3月12日 池州及貴池縣兩派造反組織達成聯合協議 組成“池州地區暨貴池縣無產階級革命派大聯合委員會”。
[SITESERVER_PAGE]是月 池州地區兩大派頭頭赴合肥參加“萬人毛澤東思想學習班”
是月 成立公檢法軍事管制小組 在“砸爛公檢法”的錯誤口號下,各縣公檢法軍事管制小組先后成立,由軍隊對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實行軍事管制。
4月28日 東至縣革命委員會成立[2]
5月 安徽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李德生到池州考察
是月 貴池縣革命委員會、青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7月21日 省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池州地區革命委員會 軍代表高英任地區革委會主任。
8月 石臺縣革命委員會、銅陵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是月 “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全區各中小學和文化事業單位
9月 實行“早請示”、“晚匯報”制度 全區機關團體學校和農村社隊,都以一定的儀式實行向在毛澤東的標準畫像前,向毛主席“早請示、晚匯報”、“天天讀”(《毛主席語錄》等登載毛澤東著作語錄等“最高指示”、“最新指示”的小冊子)制度,規定向毛主席請示匯報的時候要跳“忠字舞”,唱《東方紅》和毛主席語錄歌。
是月 池州地區革委會召開“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認真搞好斗、批、改,徹底揭開舊地委階級斗爭蓋子大會” 斗爭矛頭指向原中共池州地委主要領導人。
是月 地直單位和各縣普遍建立群眾專政隊 非法關押刑審干部、群眾。
10月 “清理階級隊伍” (簡稱“清隊”)在全區展開 原地委、專署領導人和大部分中層干部被集中到東至縣大渡口池州地區“五七”干校搞“清隊”運動。
是月 全區首批中小學畢業生回鄉參加生產,同時接受來自合肥市、上海市的知青到各縣農村插隊落戶 僅石臺縣接收上海知識青年2387人。
11月 全區各縣基層整黨工作展開 至翌年秋,池州專區大部分基層黨支部進行了初步“整頓”,并重新建立黨支部,90%以上的黨員恢復組織生活。但有一批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當時因尚在被審查,未能恢復黨的組織生活,甚至被“清除”出黨。
是年 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李葆華、省長黃巖被省“大批判小分隊”押至貴池,進行“巡回批斗”
是年 貴池縣建成橫跨秋浦河的殷匯大橋
[SITESERVER_PAGE]是年 上?!叭€”化工總廠所屬的衛星、金星、紅星等廠遷入東至縣境的香隅 同時修筑“三線”專用公路9條,建305碼頭和龍江水廠。
是年 各縣建立“三代會”(工人、貧下中農、紅衛兵代表會)
1月 全區各縣進行撤區并社、精簡機構工作
3月23日 池州專區“三代會”成立
4月 貴池縣全國農業勞動模范龍冬花赴京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是月 專區直屬機關和全區各縣下放大批干部到農村插隊勞動
5月 軍代表呂玉堂任池州專區革委會主任
6月8日 池州專區革委會在貴池縣殷匯鎮召開上山下鄉和集鎮斗、批、改現場會
是月 地、縣兩級中層干部赴合肥參加全省第四期“毛澤東思想學習班”
7月 醫務人員下放農村 一批省屬醫院的醫務工作者下放到池州,各縣醫院也相應地將醫務骨干下放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是月 池州軍民抗洪搶險 7月13日貴池齊山埂新挑防洪堤和白沙湖堤先后潰破,東南湖墾區成為一片汪洋,軍民奮力抗洪搶險。
是月 由南京軍區總醫院各科專家組成的醫療隊來池州巡診 這支醫療隊共27人,到達青陽縣陵陽、沙濟等地,開展巡回診治。
12月 石臺縣東方紅水力發電站建成發電
是年 全區原副縣以上干部大部分被解放 在已解放的干部中,有80%安排工作——重新任命并履行職務。
是年至次年春 池州專區各縣革委會先后建立中國共產黨核心小組
是年 全區農村公辦小學全部下放到生產大隊,由貧下中農直接管理
是年 上海市國防工辦在貴池梅街成立507指揮部 并著手籌建八五、永紅、火炬、勝利、前進等三線工廠和三二五發電廠。
是年 全區各中、小學改秋季招生為春季招生
是年 銅陵縣至貴池縣無線定時會晤人工電報線路開通
[SITESERVER_PAGE]
1月中共池州專區革命委員核心小組成立 軍代表呂玉堂任組長,江聲任副組長。
1月27日 由省和專區投資興建的池州水泥廠在貴池齊山南麓建成投產
2月 九華水電站在青陽大橋庵建成 供九華山及九華公社6個大隊照明用電。
是月 池州化肥廠建成投產
是月 全區開展“一打三反”運動(打擊現行反革命,反貪污盜竊、反投機倒把、反鋪張浪費) 造成很多冤假錯案。
4月25日 全區進行政治大清查 按照省統一部署,從零時開始,連續3天在全區進行政治大清查,并對各地一些“有問題”的人進行抄家、搜查。
4月26日 八五鋼廠正式投產,煉出第一爐鋼
7月 安徽省革委會主任李德生考察東至縣
是月 專區革委會號召“大打礦山之戰” 貴池縣興辦黃山嶺鐵礦、六峰山鐵礦。
9月10日 池州專區學大寨參觀團前往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大隊參觀學習
10月27日 中共石臺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 恢復石臺縣委組織。
是月 廢除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制度,開始推薦工農兵學員上大學 新生入學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和學校復審相結合”的辦法。
11月25日至29日 中共東至縣第四次代表大會在縣城召開 恢復東至縣委組織。
是月 全區貫徹省革委會《關于全面深入開展農業學大寨群眾運動的決定》 要求各縣“學大寨、趕郭莊、超《綱要》”。此后,連續6年,每年地、縣兩級都要召開“農業學大寨”會議。
12月29日 中共貴池縣第四次代表大會在縣城召開 恢復貴池縣委組織。
是月 貴池縣境內的三二五電廠建成 至此,梅街地區“小三線”電網形成。
2月21日至24日 中共青陽縣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 恢復中共青陽縣委組織。
[SITESERVER_PAGE]3月7日至11日 中共池州專區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 選舉產生中共池州地區委員會,地委書記為呂玉堂(軍代表),副書記為榮超(軍代表)、江聲、韓德忠(軍代表)。
3月29日 池州專區改稱池州地區
是月 青陽縣治理七星河第一期工程竣工 一期工程歷時4個月,民工勞動日達19萬余個,拓寬加深河道2500米,完成土石方17.7萬方。
4月9日 池州地區五·七干校成立 經池州地區革委會常委會議研究決定,將地區毛澤東思想學習班與地區五·七干校合并,成立安徽省池州地區五·七干校。
4月20日 由安徽省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管理的貴池東南湖農場移交貴池縣管理 定名為“地方國營貴池縣紅旗農場”(1984年恢復東南湖農場場名)。
6月 根據省革委會部署,池州地區各地的群眾專政指揮部撤銷
上半年 全區開展清查“五·一六”運動 到1974年底結束。
7月 池州農藥廠建成投產
8月至9月 全區各地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 在“紀要”的影響下,全盤否定池州17年來教育工作成就。
10月15日至17日 開展批林整風 中共池州地委召開行政18級以上黨員干部緊急會議,傳達中共中央關于林彪叛黨外逃的文件。隨后,全區逐級進行傳達,開展批林整風。
是年 全區各縣均建立公社一級廣播放大站
是年 東至縣農機研究所研制成功“五豐—71型”人力手動小苗帶土插秧機
是年 貴池縣郵電局開通池州地區至所屬各縣無線電聯絡
2月 全區商業系統貫徹省革委會批轉省商業局《關于明確公私合營企業已改為國營企業性質的問題的報告》 規定:凡資本家定息已經取消,資方代表己經撤銷,資方人員的工作已另作安排的公私合營企業,其性質屬國營企業。
4月 全區貫徹中共安徽省委印發的《關于貫徹農村人民公社政策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草案)》 針對當時農村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兌現,勞動計酬上的平均主義等狀況,強調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
5月 江聲任池州地區革委會主任
[SITESERVER_PAGE]5月 榮超(軍代表)任中共池州地委書記
10月 中共安徽省委書記宋佩章考察東至縣
12月 中共中央血防辦公室副主任鄭崗到貴池考察血防工作
是月 700名上海知識青年到貴池縣插隊落戶
是年 東至縣金寺山林場用微生物白僵菌防治松毛蟲獲得成功 并將有關資料送全國農業展覽館展出。
下半年 在地方黨委、革委會任職的軍隊干部開始分批回部隊
2月 地區及各縣先后撤銷縣革委人保組,相繼恢復縣人民法院、公安局建制
是月 共青團池州地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3月 江聲任中共池州地委書記
4月 地區直屬機關和各縣開展對林彪一伙炮制的《“571”工程紀要》進行批判
10月 池州地區舉辦第一屆中學生運動會
是月 全區各級黨組織和革委會貫徹中共安徽省委發出的《關于認真學習黨的十大文件的決定》 強調全區城鄉都要以階級斗爭為綱,進行社會主義教育。
是年 進行學制改革 按照安徽省革委會的部署,全區實行學制改革,小學為五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二年制。
是年 位于貴池縣境內的池州地區黃山嶺鉛鋅礦建成投產
2月 傳達江青一伙拋出的河南省“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 隨后,池州地區中小學對所謂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回潮”、“復辟”進行批判,致使學校教學秩序一度混亂。
是月 開展“批林批孔”運動 中共池州地委根據省委三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的部署,在全區開展“批林批孔”運動,不少單位還建立所謂“評法批儒”理論小組,全區教育系統開展批判“克己復禮”、“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等。
3月1日 部分行政區劃變更 銅陵縣由池州地區劃出,歸屬銅陵市管轄,太平縣由徽州地區劃出,歸屬池州地區管轄。
[SITESERVER_PAGE]是月 中共池州地委貫徹中共中央7月1日發出的《關于抓革命、促生產的通知》 各地混亂局面得到扭轉,工農業生產形勢逐步好轉。
8月 貴池縣國營讀山煤礦建成投產
12月4日 東至縣改造堯渡河、根治七里湖的防洪滅螺工程開始動工
1月28日至2月1日 中共池州地委主要領導人參加省委三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 聽取省委負責人傳達毛澤東關于理論問題的指示和全國人大四屆一次會議精神,強調堅持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專政,為在本世紀末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是月 全區開展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運動 提出限制“資產階級法權”、割“資本主義尾巴”。農村中普遍鏟除社員超過規定的自留地上種植物,并取消自由市場。
4月 全區大辦四級農科網 石臺縣85%的生產大隊成立農科隊。
是月 中共池州地委召開工作會議 傳達鄧小平關于各條戰線進行整頓的指示,著重討論如何落實安定團結的方針,把國民經濟搞上去的問題。從4月份起,池州地區工業生產形勢有所好轉。
8月 地委、地區革委會工作機構進行較大調整 突擊提拔一批新干部。
10月 貴池縣境內的上海三二五電廠、銅陵市110KV高壓線路投入運行 至此,貴池小三線電網將江南江北電網和華東電網全部溝通。
是月 貴池縣清溪河改道和東南湖圍墾滅螺工程竣工 此項工程歷時10年,共完成28項施工項目。國家和地方共投資503.4萬元,群眾自籌243.5萬元,動員民工10萬人,完成土石方544.06萬立方米,保護耕地面積3.5萬畝,受益人口6.7萬人。
是月 池州地區黨政機構作相應調整 撤銷地區革委會所屬的辦事組、政治工作組、生產指揮組。地委除保留辦公室(與地區革委會辦公室同一機構)外,設組織部、宣傳部、統一戰線工作部等工作機構。
11月起 開展黨的基本路線教育 在貫徹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精神中,著重在各級領導班子中以整風的形式,解決“真學假學”的問題,在全區范圍內分期分批地開展黨的基本路線教育。
是年 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宋佩璋來青陽縣考察
[SITESERVER_PAGE]
1月8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主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京逝世,全區人民沉痛哀悼 地區和各縣直屬機關、學校、團體的干部職工,自發配戴黑紗,進行各種形式的悼念活動。
2月16日 池州地區工宣隊領導小組成立
3月8日至15日 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斗爭 中共池州地委主要領導人參加省委三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會后,省委《關于深入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斗爭的意見》印發到池州。隨之,全區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斗爭。地委擬定召開理論討論會的計劃,在全區縣級以上黨委中,參照省委“理論討論會”的方式,解決領導班子中所謂“民主派”、“走資派”的問題。
4月 在通過池州港的客輪上出現 “打倒張春橋”、“打倒王洪文”的標語
是月 地區革委會設立視察室
是月 中共池州地委召開擴大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會議精神,部署“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 各縣相應召開三級干部會議,部署“反擊右傾翻案風”和“追查反革命謠言”。
5月7日至13日 全區首次理論討論會召開 參加會議的有專業理論工作者、業余理論骨干,各縣、區、社負責宣傳工作的同志和地、縣基本路線教育宣傳隊代表270人。
7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逝世 池州人民沉痛哀悼。
是月 全國水牛協作會議確定東至縣東流水牛為全國13個地方水牛良種之一
9月9日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全國政協名譽主席毛澤東逝世 是日下午4時,池州人民懷著沉痛的心情,收聽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告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書》。18日,地區及貴池縣在城北體育廣場舉行萬人追悼大會,沉痛悼念毛澤東主席。
是月 張建民任池州地區革委會主任
10月4日 中共安徽省委作出《關于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習毛澤東思想群眾運動的決定》
10月6日 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幫”(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篡黨奪權陰謀 從此結束十年“文化大革命”內亂,迎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此乃“文化大革命”當中產生的特殊詞語。開始,針對紅衛兵、造反派對所謂領導干部中的“走資本主義路線的當權派”(簡稱“走資派”)批斗時的毆打和肉體折磨行為,毛澤東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而“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辦法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尤其是“大辯論”,往往是要相互進行人身攻擊和人格污蔑,激化為武力毆斗,最終釀成觀點不同的兩派以上的造反派組織建立武裝,搶轄軍隊和地方武裝的槍支彈藥,展開武裝斗爭和割據。尤其是中央在制止這種武斗現象時,江青卻提出所謂革命造反派應該“文攻武衛”后,情況更甚。
[SITESERVER_PAGE]
[2] “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奪得黨政大權后成立的地方“一元化”領導權力機構。原本有稱“人民公社”等類似國際共運史上“巴黎公社”等名稱的。毛澤東批示:“叫革命委員會好”。簡稱“革委會”。